世界预防自杀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预防自杀协会(IASP)联合发起,首次设立于2003年,定于每年9月10日。
2024-2026年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为“改变自杀叙事”。转变叙事意味着彻底改变我们对此复杂问题的认知范围——从沉默与误解的文化转向开放、共情与支持的文化。该倡议旨在激励个人、社区、组织及政府开展开放而坦诚的对话,探讨自杀及自杀行为。通过启动这些关键对话,我们能够破除障碍,提升公众意识,并营造更好的理解与支持文化环境。
一、预警信号
绝望不会突然降临,往往会通过日常细节传递“求救信息”。若身边人出现以下情况,请多一份关注与重视:
1.情绪信号。长期陷入低落、烦躁或麻木,频繁说“活着没意义”“我太累了”。
2.行为信号。突然疏远家人朋友、作息颠倒且拒绝沟通,甚至出现划伤手臂等自伤行为。
3.认知信号反复否定自己,对未来完全不抱期待,固执认为“只有离开才能解决问题”;这些不是“矫情”,而是TA在困境中发出的“求助信号”——你的一次主动询问、一个耐心倾听,或许就能帮TA拉住生命的“缰绳”。
二、预防措施
发现预警信号后,盲目安慰或回避都无法解决问题,科学的预防措施才是关键。我们整理了可落地的行动指南,帮你正确伸出援手:
1.耐心倾听,不评判。
如果TA愿意倾诉,不要打断、更别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只需轻轻说“我在听,我能理解你的难”,让TA感受到被接纳、被看见。
2.及时陪伴,给安全感。
若TA状态极差,尽量不要让TA独自待着,哪怕只是安静坐在身边、递一杯热饮,也能减少TA的孤独感与绝望感。
3.链接资源,找专业帮助。
若发现TA有自杀倾向,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心理中心,或拨打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让专业人员提供更精准的干预与支持。
三、总结
生命是一场充满希望的旅程,哪怕此刻遇到乌云,也总有光在前方等待。世界预防自杀日,心理中心想和每一个你约定:主动识别信号、用心落实防护、积极传递温暖,用微小的行动汇聚成守护生命的力量,让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知道——你从不是孤身一人,我们一直都在。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银科心灵加油站(ID:gh_4b7d10ffc58b)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vKPBnHXNLHsQB7U4AD6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