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5日被定为“善爱我心理健康日”。325,谐音“善爱我”,即倡导大家善待自我、关爱自我,怀着温暖、包容的情意欣赏和接纳全部的自己。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忙于追逐外界的认可,却忽略了最值得珍视的“自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善爱我”的核心,理解它的本质、意义与实践方式,学会用爱与善意浇灌生命的土壤。
一、什么是“善爱我”?
善爱自己,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关怀,是对身心健康的尊重与呵护,更是接纳自己的完整性与独特性的智慧。
• 不是放纵:而是理性地满足需求,平衡生活;
• 不是自私:而是先充盈自己,再温暖他人;
• 不是口号:而是通过行动,让每一天都充满自我认同与幸福感。
1. 接纳真实的自己:包容优点与不足,停止苛责与内耗;
2. 倾听内在的声音:关注情绪与需求,拒绝盲目迎合外界;
3. 主动滋养身心:从健康习惯到精神成长,为自己注入能量。
二、为什么需要"善爱我"?
1.心理健康的根基
研究表明,长期自我否定会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善爱自己如同为心灵筑起防护墙,帮助我们在压力中保持稳定与韧性。
2.幸福生活的起点
只有先爱己,才能感知幸福、传递温暖。一个内心充盈的人,更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的生活环境。
3.应对时代的挑战
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社会,善爱自己是抵御内卷与疲惫的解药,让我们在不确定中找到内心的锚点。
4.生命价值的觉醒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善爱自己,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也是活出真实自我的必经之路。
三、如何践行"善爱我"?
1.与自己对话:从觉察开始
• 每天花5分钟记录情绪:写下“今天让我开心/疲惫的事是什么?”
• 练习正念呼吸:在焦虑时,通过深呼吸回归当下,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暂停。”
2.身体关怀:健康是爱的基础
• 规律作息: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告别熬夜消耗;
• 营养饮食:选择让身体舒适的食物,而非盲目节食或暴饮暴食;
• 运动赋能: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让身体释放内啡肽。
3.心理滋养:为心灵充电
• 设立边界:对超出能力的需求说“不”,保护自己的时间与能量;
• 培养爱好:读书、绘画、烹饪……用热爱之事疗愈日常琐碎;
• 感恩练习:每晚睡前写下3件值得感恩的小事,培养积极视角。
4.接纳不完美:与自我和解
• 面对失误时:用“我已经尽力了”代替“我真糟糕”;
• 每天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一句:“你值得被爱,包括所有缺点。”
5.持续成长:投资更好的自己
• 制定小目标(如每周读1本书、学习新技能),用成就感提升自信;
• 定期“断舍离”:清理消耗情绪的人际关系或物品,轻装前行。
从今天起做自己的终身挚友,善爱自己不是某一天的仪式,而是一生的修行,3·25 “善爱我”,温柔、坚定、清醒,让生命在自爱中焕发光彩。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银川心灵加油站(ID:gh_4b7d10ffc58b)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sJHNL84fmFWiBbyTQM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