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襄阳日报】这场毕业设计作品展有看头

发布时间:2024-12-17  来源:  点击:

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幕式

参观者在观看毕业生的作品

参观者在看《襄阳版千里江山图》数字展馆介绍

学生的参展作品

□全媒体记者杨洋 通讯员王凯 吴文婷 戴孟廷

“学而致知”,用设计打动观者之心;“行而致远”,用作品彰显艺术本色。

12月3日至10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在襄水街大图当代美术馆隆重举行,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共鸣,感受青春朝气

《还复来——鸟类栖息地湿地公园重塑》《时麦·田也——农旅融合背景下田园综合体设计》《海风里的回音》……本次作品展主题为“无限共鸣”,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环境设计三大板块,100余件大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参展。

视觉传达设计板块的作品着重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如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环境设计板块的作品涵盖乡村图书馆设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空间设计、生态修复背景下的候鸟栖息地设计等,充满了人文关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用45幅摄影作品和24部视频作品,展现了学生们眼中的襄阳。

该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甘夏楠表示:“不论是描绘宏大的社会画卷,还是聚焦微小的个体命运,参展作品都能让大家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大学生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聆听创作的故事,品味艺术的魅力,感受青春的朝气。在这里,毕业生们展现了他们扎实的技术和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襄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孙建军如是说。

“出圈”,跨界撞出火花

900多年前,在大宋都城汴京,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宋徽宗的亲自指导下,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对后世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次作品展上,该校大四学生设计的《襄阳版千里江山图》数字展馆首次亮相。

襄阳王府、襄阳城墙、襄阳贡院……走进《襄阳版千里江山图》数字展馆,数字技术把襄阳古建筑的图像呈现在观众面前,青绿山水的鲜明色彩与襄阳古城的历史底蕴交相辉映,让游客能够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让游客看到不一样的襄阳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肖耀扬介绍,作品以“青绿山水襄阳城”为主题,通过全息环幕投影技术,还原明清时期襄阳城的空间形态布局,打造沉浸式光影体验展。

从参数化设计到个性化定制,从可编程材料到VR技术,艺术与科技碰撞出火花;从木版年画到潮流服饰,从画像砖到虚拟首饰,彰显的是传统与时尚的浪漫邂逅。

“在视觉传达设计板块展出的作品中,涉及智能交互的占了一半。”项目团队的指导老师刘璐介绍,当前,数字文旅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这些作品就是大学生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解读和再创造的成果。

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下,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艺术创作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也对大学生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美霖介绍,该学院在今年新增了智能交互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引导大学生应用新技术创作接地气、传播广的作品。

深耕,彰显育人特色

从牛肉面到汉江上横卧的大桥,从汉江边的高楼到管家巷,无不诉说着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字里襄阳》的海报通过字体图形化形式,展现了襄阳的变化,彰显了大学生对于襄阳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表达。

灵感源自襄阳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襄阳掼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通过一张张扑克牌,展现襄阳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

“学校连续两年在校外举办毕业设计展,直观展示了本科教育改革成果。”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曹树进表示,为彰显产、学、练、用、就为一体的育人特色,学院不仅建设了多功能演播厅、数字媒体、影像制作实验室等实训场所,还联合华侨城、唐城影视城等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领域。

今年11月,该学院师生在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9项,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希望大学生把艺术创作之根牢牢扎在生活的沃土里,拥有永不枯竭的创作灵感。”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叶永涛说。

(本版照片由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通讯员戴孟廷 摄)


报道链接:https://xywb.hj.cn/pc/con/202412/17/content_2110758.html

上一条:【汉水襄阳】陈新达: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条:【湖北日报】AI探索新知 “馆校联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