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3日至8月23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理论下乡•国学筑梦”团队走进湖北省南漳县李庙镇完全小学开展了义务支教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
此次支教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开设有国学课堂、手工课(编制中国结/手工拼图/成语故事立体贴画/水拓画/剪纸/手绘脸谱)、创意皮影戏、茶艺、书法课、体育课、音乐课等。在这十天的课堂中孩子们积极认真的学习,志愿者们认真负责,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夏天!

早晨八点的操场上是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弟子规韵律操》练习,初升的太阳把他们的身影拉的很长,这便是一天学习的开始。
伴随着上课的钟声响起,孩子陆陆续续走进教室。让我们看看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哪些有趣的课程。
1、书法课。
教孩子们学习书法,不仅要指导,更须示范。课堂教学中,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写字姿势,充分展示各个字的书写过程,讲清每一个字的关键性的笔画和要求,做到“字”、“法”并见。志愿者还教孩子们几种笔画,学习了横、竖、撇、捺、点等内容。

2、手工课。
指导孩子们做手工,包括建筑拼图、剪纸艺术、水拓画、编制中国结等,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意识,审美情趣和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孩子们创作的兴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皮影戏
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团队特意安排了创意皮影戏,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绘制皮影人物,并进行简单的表演,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4、茶艺课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茶艺也是一种生活艺术,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志愿者带领小朋友领略我国的茶文化。

5、绘制脸谱
为增强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让他们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志愿者带来一堂“画脸谱,识国粹”绘画课,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拿起画笔,现场设计与构思,将脸谱与自己的创意结合,勾勒线条,用鲜艳的色彩和图案,画出心中的脸谱,一张张独特的脸谱在他们的笔下应运而生。

6、音乐课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跟随音乐伴奏唱着歌,本次支教活动还为小学生安排了音乐课,志愿者们教小学生唱《童年》《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

团队不仅要在校内辅导孩子们给他们带来知识和欢乐,而且还有另外一项任务。那就是宣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月骄阳似火,却丝毫阻止不了这群激情澎湃的青年人。志愿者给村民们普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为这里的村民进行理论知识宣讲,采用促膝座谈的方式,并结合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的趣闻趣事和村民们进行分享。

从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和神采奕奕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听到一句更真切话语“孩子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孩子由我们爷爷奶奶带。更希望孩子爸爸妈妈回来照顾,孩子缺少父母教育,我们作为爷爷奶奶给不了。”此话触动了我,让我想到现在好多农民工返乡在家门口工作,希望这里也将来会有,孩子爸爸妈妈早点回来。

在宣传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时,一位老奶奶给我们讲述了一段过去他们生活艰难的故事,再加与现在生活的对比,老奶奶说道:“现在生活真的太好了,日子过得跟蜜一样甜。”

志愿者通过几天的宣传,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活动的意义。同时,活动也引导志愿者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爱留守儿童,争做有理想有信念有爱心的优秀青年。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