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亮点:创意落地,小空间见大匠心
本次展览共展出近三年学生实践作品16组,包括10组生态花艺作品、4组主题花境作品及2组庭院营造项目。
露台花园:聚焦小空间创新,如“空中花园”通过垂直绿化破解面积局限,亲子露台以安全围栏与防腐木地台实现功能细化,环保主题作品利用废旧轮胎、陶罐改造传递可持续理念。
庭院营造:涵盖新中式、现代简约与乡村田园风格,新中式庭院的月洞门、竹影墙再现传统意境,现代庭院以钢结构与砾石铺装构建极简社交场景,乡村庭院通过菜畦、石磨唤醒田园记忆。作品全程由校企双导师指导,从CAD深化、材料施工到植物配置,完整呈现“概念—落地”设计闭环,彰显学生从“图纸空想”到“触手可及”的能力跃升。



校企合作: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
开幕式上,学校副董事长赵乔指出,校企合作是课程成功的关键。三年来,学校与薰衣草庄园、襄阳花卉协会等共建实践基地,企业导师走进课堂传授行业前沿技术,学生团队深入项目一线参与施工,形成“实训基地升级+联合教材开发+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深度融合机制。薰衣草庄园总经理加保国表示,校企合作不仅为行业输送了高素质人才,更通过庄园实地展览推动园林美学普及,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四级调研员臧宏高度评价展览的社会价值,“学生作品将生态理念与城市美学结合,为区域文旅产业注入活力,是‘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的典范。”
专家寄语:以展促学,赋能未来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曹树进介绍,本次展览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展示,更搭建了“从校园到行业”的孵化平台。企业导师现场点评作品不足,为后续优化提供方向;展览数据将反哺课程迭代,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学生代表雷豫闽分享实践感悟:“从测量设计到亲手栽种,我们深刻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力量。未来将带着这份热爱,在专业道路上持续深耕。”
“植艺·景韵”教学成果展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缩影,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未来,学校将以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持续拓展合作领域,培养更多“能设计、会施工、懂创新”的园林英才,为城市品质提升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审核:陈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