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探寻非遗技艺之旅,注入乡村振兴力量

发布时间:2024-07-27  来源:  点击:

(艺传学院 陈美霖 王丹)近日,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前往云南省腾冲市芒棒镇的旅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探寻之旅,更是一次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实践。

非遗传承:襄阳与腾冲的文化碰撞

在腾冲市芒棒镇中心小学,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带来了襄阳本地的扎染、漆扇等非遗项目,为当地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特殊的非遗体验课。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感受扎染的神奇变化和漆扇的精美工艺,既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促进襄阳与腾冲两地非遗技艺的交流与融合。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为当地学生讲解襄阳非遗漆扇相关知识

活动现场,襄阳扎染技艺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白色的绵绸布料在学生们手中通过折叠、绑扎、染色等步骤,逐渐呈现出独特的图案和色彩。而漆扇的制作过程更是让学生们惊叹不已,他们亲身体验了从选材、上漆到绘制图案的每一环节。

实践队员向学生展示扎染成品

活动结束后,芒棒镇党委副书记聂凡骏,范茂积(挂职),综治办、乡村振兴办、妇联、宣传办、团委与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座谈,探究两地非遗文化长期合作交流合作的方案。

座谈会合影

探寻竹口弦: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传承

除了扎染和漆扇,队员们还深入腾冲新田寨村探寻当地的非遗项目——竹口弦。这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乐器,又称“响篾”,是傈僳族常用的一种拨簧乐器,靠簧舌震动时发出基音,通过口型、唇舌、口腔、气流的变化,使簧舌振幅频率发生变化,发出不同的声音。在竹口弦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队员们详细了解竹口弦的制作工艺、艺术价值以及演奏技巧,深刻感受民族非遗文化的魅力。

当地竹口弦乐器

传承人不仅展示竹口弦的演奏技巧,还耐心解答了师生们的问题。最后,队员们还与当地彝族、傈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村民共同在竹口弦的伴奏下合唱高歌,共同谱写了多民族同胞以心交心,以情融情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队员与当地村民合唱

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交流让他们对民族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助农直播: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在芒棒镇红豆树村直播基地,队员们还开展助农直播,为当地农产品销售进一步畅通线上渠道。为确保直播顺利进行,实践队员们对直播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直播知识培训。内容涵盖设备使用、软件操作、话术构建以及观众互动技巧等多方面。在充分了解当地农产品品类的基础上,队员们精心挑选几款代表性农产品作为直播推广重点。并直接通过直播演示,向广大网友介绍腾冲市芒棒镇特色农产品如古树茶叶、高山古树核桃、野生菌等的特点和优势。整个直播过程中,观众们热情高涨,纷纷点赞、留言。

队员正在进行直播准备

队员正在进行直播

此次助农直播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队员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通过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此次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云南省腾冲市芒棒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文化碰撞之旅,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襄阳本土非遗项目推广、襄阳-腾冲两地非遗项目交流及助农直播等活动,队员们不仅在芒棒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心中种下一颗襄阳传统文化的种子,更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此次实践活动还获得了芒棒镇群众的认可及高度评价,振兴办工作人员为实践队授予锦旗,并期望能进一步搭建校地长期帮扶及长效合作机制,发挥高校优势,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队员们表示,将继续秉承“让青春扎根祖国大地”的信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8振兴办工作人员为实践团队授予锦旗


审核:陈美霖

上一条:校领导暑期慰问挂职锻炼教师

下一条:我校学子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