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院 丁文文)11月6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智造未来·工创融合”一课一展活动在校图书馆一楼中厅举行。本次活动紧扣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聚焦机械工程领域全链条能力培养,通过四大核心模块的沉浸式展示,全面呈现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襄阳市科协副主席胥国成、襄阳市科技馆馆长王琰璘、襄城区科协主席吴红,副董事长赵乔、校长杨海浪、党委书记叶永涛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式。
活动现场划分四大主题展区:3D打印区陈列着机械零件、生活用品、艺术手办、航空航天等精美模型,左侧设置两台3D打印机实时运转,右侧特设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亲手设计简易模型;数控加工展区通过"仿真模拟-实物作品-现场加工"三大模块,生动展现从虚拟设计到精密制造的全过程;工业机器人展区以移动抓取机器人为核心,通过结构拆解、遥控操作及自主导航技术演示,揭秘智能装备的工作原理;电控工坊展区则聚焦电工类三大课程,通过声控LED灯、遥控小车等展品,展现电子控制技术的精妙应用。
各展区亮点纷呈:3D打印区展示的玩具手办、航空发动机、汽车8缸发动机等作品,既有课程实践成果,也有学生创意设计。



数控加工区的印章、黄鹤楼等实物作品与雕刻机实时加工过程相映成趣。



工业机器人展区,观众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体验遥控操作,感受智能装备的精准控制。




电控工坊区的声控音乐灯随旋律闪烁,遥控小车灵活穿梭,引发阵阵惊叹。


“一课一展”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每门核心课程围绕知识点设计实践任务,通过展览检验学习成效。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黄能会表示,本次活动通过“展、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以技术立身、以实践育人"的育人理念。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推动了‘课堂-实践-产业’的闭环升级。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机制,培养更多‘懂设计、精制造、会创新’的高素质机械人才。”
审核人:黄能会